时间:2022-09-25 01:00:56 | 浏览:763
2017-11-22 07:0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叶江 吴昀晖 麻安翊 王玲丽 编辑 杨慧玲
编者按: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于2017年5月10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本次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思想,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定位,以培育生态旅游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核心目标,以全域景区化打造美丽城乡为重要支撑,选择生态、集约、高效的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将丽水培育成为新常态下山水城市新标杆,全面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名城建设。
《总体规划》确立了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浙西南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规划2030年市域总人口31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2万人,中心城市常住人口70万人。中心城市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7.5平方公里以内。按照“一心两轴、四区四级”的市域空间结构,推进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以瓯江(南明湖)为轴线形成“一江双城三片”的空间结构。中心城市坚持“青山画城、绿水兴城、文化荣城”的特色发展理念,形成“北居中闲南工”的空间功能布局。
丽水城市景观
据了解,丽水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基本实现主要规划目标,实施过程中,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南进、产业东扩”,形成“一江双城”的城市总体框架,规划目的基本落实,节约耕地资源效果明显。但同时,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现象逐步显现,新兴产业空间和新兴区块需要统筹整合,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显出其时代局限性。
新一轮总规在上一版总规基础上,调整了规划范围,进一步提升城市性质,将青山画城、绿水兴城、文化荣城的发展理念和望山见水记乡愁有机结合,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
丽水城市层次规划图
空间布局更优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市域空间结构
结合杭闽广轴线和港口—腹地轴线,围绕“112”城市组团发展体系,结合“小县大城、小县名城、组团发展、生态链接”模式,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区四级”的市域空间结构,推进城镇体系结构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
一心: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强化中心城市和市域地理中心(云和县)一体化发展,视条件成熟时,适时启动撤县设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辐射能力。
两轴:缙丽龙庆城镇发展轴北承金义、南接南平,遂松丽青城镇发展轴东启温州、西临衢州,两轴驱动,引领区域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协同发展。
四区:缙云组团集聚区、松阳-遂昌组团集聚区、青田组团集聚区、龙泉-庆元组团集聚区。
四级:注重城乡统筹,构筑丽水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卫星镇)、一般镇为层级骨干的城镇规划体系。
市域城镇体系
1个市域中心城市、1个市域次中心城市(龙泉城市),7个县城,2个小城市试点镇(壶镇镇、温溪镇)、20个中心镇、24个一般镇构成的全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市域中心城市:丽水
市域次中心城市、县城、小城市试点镇:龙泉城市(次中心城市)、缙云县城、青田县城、遂昌县城、松阳县城、云和县城、庆元县城、景宁县城、壶镇小城市、温溪小城市
中心镇:碧湖、大港头、老竹、新建、舒洪、腊口、海口、船寮、八都、查田、竹口、荷地、古市、玉岩、湖山-金竹、石练-大拓、安仁、崇头、沙湾、东坑
一般镇:雅溪、大源、大洋、北山、仁庄、住龙、锦溪、上垟、屏南、小梅、大东坝、象溪、黄沙腰、王村口、垵口、北界-新路湾、紧水滩、石塘、九龙乡、渤海、英川、黄田、安南、左溪
以城乡统筹为第一抓手,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分区,凸显城市主题功能特色,塑造城市山水格局。以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为指引,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轮廓,彰显地域特色,形成品牌集聚效应。
丽水城市发展轴线
全域统筹齐发展 打造绿色发展全国样板
市域旅游规划
以培育生态旅游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核心目标,以“生态、人文、健康、长寿”为核心竞争力,以大景区为核心,推进相关景区连点成线、聚点成块,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五级”的市域旅游格局。
一心:即市域旅游中心城市,丽水中心城市是全市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丽水全域旅游集散、旅游信息、旅游接待、旅游会展、旅游节庆等功能。
一轴:即瓯江生态旅游轴,依托瓯江山水廊道集聚沿线分布的景区、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情小镇、传统村落等重要旅游吸引物,组织区域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系统。
五级:1个市域旅游中心城市、8个旅游县城(一县一特色)、20个风情旅游小镇(一镇一风情)、200个旅游特色乡村(一村一品位)、一定数量旅游综合体(一项目一主题)。
生态产业布局
规划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着眼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转型升级壮大丽水产业,打造浙江省生态经济示范区。
第一产业:农业产业形成“四区六平台十大产业”,推进农业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培育“丽水山耕”区域品牌;林业产业形成“一园三区”。
第二产业:坚持合力布局集聚发展,形成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引领,以特色产业基地为多点支撑的“一心三片十园”的工业总体布局架构。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八大城市现代服务业,特色发展八大生态休闲养生产业,规划形成十大生态服务业集聚区。
各县市区旅游发展导向
丽水各县市区树立其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挖掘特色文化,打造一批别具风情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以生态旅游产业化引领新型生态城镇化,全面建成全域化生态旅游名城。
丽水夜景
城市功能更完善 构建美丽幸福新丽水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构建空、铁、公、水、管道五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多式联运,综合统筹,将丽水打造成为连接沿海与内陆地区、沟通长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机场布局:丽水市域布局1个综合机场(南山机场)、1个一类通用机场(龙泉)、2个二类通用机场(景宁、遂昌),各县市根据需求布置三类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
两纵:金丽温扩能和金温铁路;衢宁铁路
两横:衢丽铁路;温武铁路
两辅: 金台铁路;浦梅铁路连接线
市域轨道: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形成5条市域轨道线
内河航道:规划重点建设瓯江航道丽水——温州段,航道规划等级为IV(四)级,规划通航内河500吨级船舶,其中温溪大桥以下段规划通航1000吨级以上海轮。
市域公路:
第一层次规划形成“两纵、两横、七支”高速公路骨架网络。
两纵:金丽温高速公路、龙丽温高速公路
两横:丽龙庆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丽水段。
七支:龙浦高速公路,预留武松龙、永缙高等级公路丽水段、雁楠高等级公路丽水段、南连高等级公路丽水段、预留庆寿高等级公路、预留遂江上高等级公路。
第二层次规划形成“八横、六纵”国省道干线公路网。
第三层次规划为县乡公路。
城市设施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利用、适度超前、有效整合的要求,加快推进交通、供排水、水利、能源、通信、环保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加快教育、卫生、文体、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生态保护责任大 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态保护红线
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的原则,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矿山公园、生态公益林、重要物种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生态绿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南明山-东西岩省级风景名胜区、石门洞省级风景名胜区、箬寮—安岱后省级风景名胜区、双苗尖-月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云中大漈省级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景宁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4处:石门洞国家森林公园、遂昌国家森林公园、卯山国家森林公园、庆元国家森林公园。
省级森林公园7处:白云森林公园、大山峰森林公园、大洋山森林公园、括苍山森林公园、仙宫湖森林公园、草鱼塘森林公园、龙渊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省级地质公园2处:景宁九龙山省级地质公园、缙云仙都省级地质公园。
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1处: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省级湿地公园1处:云和梯田湿地公园。
矿山公园
国家矿山公园1处: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河湖湿地保护区
保护河湖湿地,包括河流、湖泊、塘库和湿地等(以河流水系为主)。尤其对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和福安江水系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重点保护。
基本农田保护区
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97.80万亩。
生态公益林
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为3308127亩。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为8325173亩。
生态文明建设
丽水生态文明城市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3年全省第一,被授予全国首个地级“中国长寿之乡”和全国唯一的“中国气候养生之乡”。云和、遂昌、庆元、缙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县。
今后要大力弘扬丽水特色生态文化,深入开展“丽水生态文明日”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市民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提升“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创建“最整洁城市”、“最礼让城市”、“最有序城市”、“最有爱心城市”,营造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浓厚氛围。
2020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全年旅客吞吐量4376.8万人次的成绩,一举超越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 。历史上第一次登上了全球机场吞吐量排名的榜首位置,2021年 ,属于广州白云机场的传奇依旧在延续 ,2021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4
国庆黄金周即将到来,白云机场预计10月1日至10月7日起降航班8200余架次,进出港旅客超过96万人次,客流趋势总体平稳。10月1日、2日节前高峰及6日、7日返程高峰进出港航班及客流稍高,预计日均航班近1200架次,日均接送旅客14万人次。
“十四五”期间,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备受关注,其主要建设内容是什么?建设周期和进展情况如何?规划建设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9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春运即将到来,如何切实保障市民健康、安全、平稳、有序出行?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今天走访了解到,白云机场推出多项便民服务,白云机场两座航站楼附近均设有核酸检测点,国内候机区和到达区推出了电瓶车服务,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旅
关于这些年网上“南方蟑螂个头大到吓哭北方汉子”、“巴掌大还会飞”的事实,已经逐渐称为网友共识,也让无数北方人身在南方时不自觉就会去留一个心眼。而近期,就有网友就在微博上发图玩梗,展示自己见过的广东最大蟑螂——“白云机场”,并称还是那种“腿毛
第130届广交会落幕,不少参展商和采购商陆续离开。白云机场提醒:乘坐飞机携带物品要符合民航局相关规定,托运行李前请务必确认行李内没有夹带锂电池、充电宝、打火机和火柴等物品。广交会期间,机场安检、航空公司采取加派人手、开放全部通道、提前开放值
2022年1月5日,广州白云机场、四川省机场集团双双发布2021年度生产业绩。最终,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成都双流机场,以4026万人次再度独占鳌头。而成都双流机场则以4014万人次屈居白云机场之后,继2021年度之后继续摘得亚军的头衔
南都讯 记者 钟丽婷 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在梧州上空坠毁,机上共132人。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平安保险工作人员赶到白云机场负责对接遇难家属的理赔事宜。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白云机场,平安保险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机场,
11月20日13时,由中建八局华南公司承建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工程第一块底板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9日21时,随着泵车的“阵阵呐喊”,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项目第一块地下室底板开始
9月14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125场)。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广州空港委、广州海关、南航集团、省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发布《规划》等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