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色养殖产业鼓足了群众钱袋子在广阳镇井家堡村的果蔬大棚里,一颗颗甜瓜挂满枝头。“13块,还有没有上调的空间?……那行,你们再商量商量。这价,我们也要考虑考虑。”5月28日下午,还未踏进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村委会主任郭长全办公室的门,就已听到他...
特色养殖产业鼓足了群众钱袋子
在广阳镇井家堡村的果蔬大棚里,一颗颗甜瓜挂满枝头。
“13块,还有没有上调的空间?……那行,你们再商量商量。这价,我们也要考虑考虑。”5月28日下午,还未踏进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村委会主任郭长全办公室的门,就已听到他打电话的声音。
最近,村上已晾晒干了的300亩中草药材丹参,因品质佳而受到来自天津、安徽以及富平、宜君等地采购商的青睐。几天来,客商们要么打电话,要么发微信,有的干脆直接撵上门和村上洽谈。“好东西,都是争着要哩!可我们要对比价格,争取让群众多获利,把日子过得更好。”郭长全很激动。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像双碑这样通过强产业、抓增收,让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的做法,在印台区不在少数。特别是截至去年底,该区已有37个贫困村如期脱贫出列,其中有2469户8866人通过发展果蔬、中药材、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脱贫的。令人欣喜的是,不少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不仅鼓起了自己的腰包,还带富了身边的一批人。
在广阳镇井家堡村王益凤的果蔬大棚里,一股浓浓的瓜香扑鼻而来。绿意盎然的枝蔓,结满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羊角蜜”甜瓜。紧挨的另一座棚内,一个个或绿或红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知道不?我们务的瓜,还没等到开园,就被蒲城一个客商全部订了。还有这西红柿,也被老客户早早订了。一句话,只要有好东西,就不愁卖!”王益凤高兴地说。近年来,王益凤流转了村上21户村民100余亩土地,发展了苗木花卉、花椒和大棚果蔬。她付给村民的土地流转金每年每亩是200元,每年向他们分红1000元。一年里,她集中用劳可达100余天,支付劳务工资15余万。此外,她还通过电商,把十里八村的手工艺品、土特产等远销到了天津、西安等地,让乡亲们足不出户就有钱赚。截至日前,其电商销售额已达27万余元。
近年来,印台区立足区域优势,聚力打造“一心一带四园四区”十大重点板块,着力推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目前,已建成周陵、鹏大、津樱、欣之农等16个省、市、区级农业示范园区。印台的果蔬、畜禽产品、苗木花卉、乡村旅游等,多点开花,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周陵塬上的红樱桃,晶莹剔透、饱满圆润,令人垂涎三尺。眼下,正是樱桃成熟时节,在家门口、果园里售卖樱桃的果农们,个个喜笑颜开。周陵村党总支书记张和平介绍说,全村现有1200余亩樱桃园,其中700余亩已挂果。预计,今年每亩收入可达1万余元。
樱桃,既给群众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又带火了这里的餐饮业。特别到了周末,来自西安、咸阳、渭南的车辆,随处可见。“樱桃一熟,来我们这里采摘、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家里务的3亩樱桃,我全顾不上,只好交给孩子去打理。”在村上经营农家乐的王引玲一边在灶台边忙活,一边招呼服务员给包间的客人们上菜。现在,一个小小的周陵,就有农家乐14户、农家店13户。
陈炉镇立地坡的畜牧养殖、广阳镇西固村的苹果、陈炉古镇以及金锁石林景区的乡村旅游……如今的印台已经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为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该区先后通过加快光伏电站运维、推进“三变”改革、开展电商服务、强化技术指导等方式,助推产业多元发展。
今年,印台区按照“345”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实施“3+X”工程,大力发展现代果业、高效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苗木花卉、中药材、干杂果、乡村旅游等区域特色产业,依托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持续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贫困户)”模式,强力构建“一产业一龙头、一镇一基地、一村一车间、一点一工厂”产业扶贫格局,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