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6 22:09:47 | 浏览:917
金竹朱氏发脉何处?始祖是谁?这是许多人都想探索的一个问题。
朱氏历史来源有二:一、出自曹姓,以国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分封曹挟于邾国,在今山东邹县一带,为周朝附庸。春秋时,邾国为楚宣王所灭,其遗族以原国名去邑为“朱”氏。二、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有鲜卑族复姓渴烛浑氏、朱可浑氏,于魏孝文帝时南迁洛阳,皆改为单姓朱氏。
根据朱氏宗谱记载,缙云朱氏,源出曹姓,望出义阳、沛国两郡。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县东南。西晋时置义阳国,在今河南新野县南。沛国郡,在今安徽睢溪县与江苏沛县一带。缙云朱氏可分为义阳朱氏、十八派朱氏、建川朱氏、客星山下朱氏四支。
在清朝康熙甲戌年(1694年),即二十四世朱焕等撰修的《义阳朱氏宗谱》中,有朱焕写的两篇文章“始祖定议”与“朱氏源流备考”,里边已讲得比较清楚。只因是文言文,后人阅读有所障碍。关于朱氏源流的阐述,发脉流支,曾有“大九族”之说:一曰沛国、二曰濮阳、三曰永城、四曰吴郡、五曰钱塘、六曰义阳、七曰太康、八曰河南、九曰丹阳。朱焕指出:上边九郡,都是朱氏分居的地方,因居住地点不同而分成各派。
金竹属于义阳郡。这义阳郡又是怎样一个来龙去脉呢?据朱焕考证:义阳郡,前汉时有一位名叫诩的官员,在大司马任长史。诩生子浮,浮公在光武帝(刘秀)时被封为新息侯。诩与浮的言行功勋,在汉史里都有记载。光武二年,封功臣,浮曾任苏州太守。十三年陇西平定后,光武帝再封功臣,封邓禹、李通等三百六十五人,浮也在其中,被封为新息侯。(按:新息,当时属义阳属县。)朱浮生下邳太守朱永。朱永的九世孙朱质官任司徒。朱质生二子:一位叫寓,一位叫卓。朱寓官任司隶校尉,后因党锢之争卒。他的子孙因此避乱丹阳。
朱卓迁丹阳后生子扶,朱扶的儿子翻被封为太守,朱翻生上党太守朱越。
朱越的八世孙恂为丞相。朱恂生冲,朱冲生散骑常侍朱威。朱威生子腾。朱腾任陈郡太守。朱腾生三子,名叫朱宪、朱斌、朱绰。朱绰任酉阳太守,后为后周太子洗马。朱绰生僧宁,僧宁生朱操。朱操的裔孙叫朱敬。朱敬曾在唐朝为官。我们的太始祖居丹阳,生二子。一位叫朱清源,一位叫朱清渊,都在吴越国钱处为官。清源任掌书记。因正朔未定,他们就从丹阳迁居缙云新建河阳。金竹义阳朱氏始祖为朱清渊,葬河阳。清渊公下第三世祖朱奚仲开始,才迁居金竹。
在朱焕的“朱氏源流备考”中,关于朱清源与朱清渊以下各代迁徙地点与为官任职,均有详细叙述,此不复述。
来源:缙云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金竹朱氏发脉何处?始祖是谁?这是许多人都想探索的一个问题。 朱氏历史来源有二:一、出自曹姓,以国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分封曹挟于邾国,在今山东邹县一带,为周朝附庸。春秋时,邾国为楚宣王所灭,其遗族以原国名去邑为“朱”氏。二、
朱氏家族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在历史长河里留下来璀璨的朱氏文化。作为百姓家姓中排名十四的大姓,朱氏族人约有1500万,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诸多贡献。而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历史,才能更好展望未来。姓氏来源以国为姓。曹姓朱
知道吗?在中国,有皇室血统的姓氏就有30个!缙云人快来看看,你是不是传说中的王子、公主、格格、阿哥吧~张姓出于姬姓,祖根在河南濮阳,始祖是挥。黄帝第五子青阳之子挥,任弓正之职,制弓矢,被赐姓张。其活动地点在当时都城,即今河南濮阳县。还有一支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下面整理了一些朱氏男孩新颖有涵养的名字,来看看吧~一、根据三才五格所谓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理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
朱氏宗祠大都以“沛国”为郡望。沛国相县(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为朱姓传代之始,从此得名。闽潮朱姓多为“考亭”为郡望,以宋代各儒朱熹为先祖。录【溪尾朱石牌记】:入闽——汉朝朱买臣,任会稽太守时,,曾为汉武帝平定东越,朱买臣把朱家子弟分居到福建南
朱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挟为得姓始祖。起源源流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朱姓汉字演变臣,被封于朱(今河南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