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墨”现代化新丽水: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

时间:2022-09-25 02:30:59 | 浏览:663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丽水2月27日电(记者 范宇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位居浙江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跃上1万美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双双跻身中国地级市前50名……回首过去五年,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市,从“绿起来”带动“富起来”,进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丽水2月27日电(记者 范宇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位居浙江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跃上1万美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双双跻身中国地级市前50名……回首过去五年,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市,从“绿起来”带动“富起来”,进而加快实现“富起来”。

浙江丽水龙泉传统村落 范宇斌 摄

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丽水坚毅笃行“丽水之干”,不断拓宽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奋力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以生态为最大优势,发展为最重任务,面向新发展阶段,丽水市委市政府明确,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永做奋力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挺进师”,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

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如何才能相得益彰?未来五年,是丽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当下,丽水正在为其今后五年的奋斗之路画出新跑道,定下发力点。

从生态保护到价值转化

从开辟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到进入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对丽水而言,生态始终是“着墨”现代化新丽水最重要的维度。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坚守生态底线始终是丽水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而推动最优生态向最美花园、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产品直供向模式输出的跨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充分转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则已成为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核心关键。

丽水深知,良好生态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要实现从生态保护到价值转化的关键跨越,未来五年,该市将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典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引出一条山区跨越式发展路径,但是“就是”二字何以实现?五年来,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丽水使绿水青山的“底色”更深,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该市率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从先行试点迈向先验示范,加快创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浙江丽水松阳传统村落 范宇斌 摄

丽水于2019年出台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是全国首个完成GEP核算的乡镇,该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GEP核算量化绿水青山,让我们对绿色‘家底’有了更清晰的盘点,从而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

为更好地保护“万山滴翠、层林尽染、鱼翔浅底、繁星闪烁”的最美生态,未来五年,丽水将把建设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作为推动生态环境美丽蝶变的标志性工程,建立国家级综合观测站,建设华东生物种质资源基地,打造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同时,将实施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瓯江干流、瓯江源生物栖息、松阴溪乡土文化、好溪地质遗产四大生态廊道,建设百山祖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

“今后五年,丽水将着眼于打开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化的通道,以率先创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为牵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系列重大改革。着眼于推进大花园美丽业态创新,深化以‘生态+’为引领的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着眼于提升大花园消费新体验,开展新消费引领品质新生活行动。”丽水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这是宋代词人秦观在丽水写下的动人诗句,迈向现代化的新丽水,美丽如春的繁花胜景将在处州大地重现。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引领

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从要素驱动到创新引领的高阶跨越。

“进入新发展阶段,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拉动作用日益减弱,经济增长动能严重不足的瓶颈制约已经成为丽水当前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矛盾的主要方面。”丽水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决定了丽水必须把创新作为未来发展新的逻辑起点,以创新的“关键变量”催生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

建设发展活力澎湃的现代化新丽水,该市提出具体目标——未来五年,GDP、GEP要实现“两个较快增长”,GDP增速处于浙江全省第一方阵,总量达到2500亿元,人均GDP超过10万元;GEP总量超过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五年倍增;浙西南科创中心基本建成……

要实现上述目标,“建设浙西南中心城市,打造浙江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成为丽水锚定的新发展路径之一。

众所周知,区域增长极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实现经济腾飞及其所依赖条件的最佳组合体。

丽水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浙西南中心城市,就是要构建以城市为主导的创新驱动、产业赋能、基础设施支撑、开放发展的增长极体系,打造具有澎湃活力和鲜明特色的新增长极。”

丽水将如何做强中心城市,锻造区域增长极的火车头?据悉,该市将树立建设百万级人口现代化城市的长远目标追求,实施中心城市扩能升级行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优化布设各区块功能,聚人兴业、以业强城。功能迭代提升活力北城,大气开放建设智创南城,未来眼光开发碧湖新城,通过差异化布局、协同式发展,大幅提升中心城市高端集聚功能和人口承载能力。

浙江丽水青田山村 范宇斌 摄

与此同时,该市将强化科技创新,打造区域增长极的强引擎。

“丽水要高标准建设国际化双创人才特区、浙西南科创产业园等重大科创平台,实体化建立3所以上研究生分院和研究院,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引育更多新型研发机构。”丽水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丽水将通过五年努力,实现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孵化器、科技奖项零突破,基本建成浙西南区域创新体系。

丽水好生态逐渐“活”起来,收获的绿色“红利”越来越多。2021年,德资企业肖特集团医药系统亚洲总部及药品包装二期项目落户丽水缙云。肖特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对缙云的气候环境、空气质量等一系列生态要素作了仔细考察,还做了一次系统的土壤检测,并对地下20米的土壤进行全方位监测。在对比多个城市后,最终选择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缙云建厂生产。”

面向未来,丽水建设浙西南中心城市将着力壮大生态工业,增强区域增长极的主动力。该市将做强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主导产业,打造1个千亿级、5个五百亿级、10个以上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驱动市域经济腾飞。

未来五年,丽水将擘画成为一座区域增长极城市、一座拥抱青年的城市、一座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城市,人才在丽水逐梦成长,创新之花在丽水竞相绽放。

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范宇斌 摄

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

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正成为当下中国的发展目标之变。对于每一座城市而言,要实现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跨越,前提要“认清现实”,其次要“找到路径”。

毫不例外,丽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接续递进,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新阶段。

在丽水市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丽水虽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加快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决定了丽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更加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解决三大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手段和路径,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加均衡、更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乘着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东风,作为其中重要一员,丽水正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

浙江丽水景宁畲乡 范宇斌 摄

丽水青田油竹街道官塘、侨中社区安置了一大批滩坑水电站库区移民,谈及共同富裕,油竹街道移民办主任陈建军说:“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而做大‘蛋糕’很关键,我们通过山海协作,实现了社区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官塘、侨中社区投资的山海协作飞地项目每年能获分红16万元,其中70%的分红资金直接惠及移民群体。”

未来五年,丽水有了推动共富的新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保持浙江全省前列;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群体比例超过70%;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从愿景化为现实,丽水画出4条跑道:致力增收富民,促进生活富裕富足;致力以文化民,促进精神自信自强;致力服务惠民,促进公共服务普及普惠;致力善治安民,促进社会和谐和睦。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聚焦“增收富民”,丽水将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推动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协同联动,依托产业园区、小微企业园、电商创业园等平合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大初创人群和小微实体扶持力度;实施新时代“绿谷工匠”工程,开展十万技能人オ共富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新一轮低收入群体收入倍增计划,创新产业、项目、科技、金融等更多扶持举措,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众通过自我发展实现稳定增收。

共富路上,精神富有不可缺位。事实上,丽水多年来以文化民,行动在先、找寻突围之道。未来五年,该市将实施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全国红色文化融合绿色发展示范区;开展“德润处州”行动,建设“善行丽水”“诚信丽水”“书香丽水”,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文化产业倍增工程,打造国际摄影名城,培育剑瓷、石雕、木玩等五大百亿文化产业集群。

在关系民生的“服务惠民”方面,丽水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提质行动;实施医疗资源优质化提升计划;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抓好育幼、养老、助残、住房等基础民生,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加码丽水民众的幸福感,该市还将聚焦“治理安民”,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创建,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平安丽水2025行动纲要,系统构建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自然灾害防治和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创建平安浙江示范区,打造全国最平安城市。

坚毅笃行“丽水之干”,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未来可期。(完)

相关资讯

2个月破刑事案件498起!丽水“红蓝对抗”锤炼队伍“三能”战斗力

全警实战大练兵不久前,丽水孙先生的女儿小孙与男友发生感情纠纷,男友口头恐吓小孙并欲对她实施暴力行为。孙先生报警后,丽水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启动预案,几分钟后民警锁定两人行踪,指令云和县公安局处置。40分钟后,石塘派出所民警拦停车辆,小孙平安回家

老区不老!全丽水都上央视了,九县市区和开发区的乡亲们怎么说?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5月3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走进老区看新貌丨走向共同富裕的浙西南革命老区》”,走进浙西南革命老区。将近1小时的节目,展现了浙西南革命老区的新时代活力,见证了老区人民的幸

非凡十年 丽水巨变|云和奋力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非凡十年 丽水巨变”系列报道44岁云和人陈金福的一天,是伴随着厂房里机器运转的声音开始的。他所在的浙江诚创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精密轴承套圈制造,主要为瑞典SKF,日本NSK、NTN和德国舍弗勒公司

春夏秋冬 丽水风情万种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不知不觉又一年!今年丽水的城市面貌发生了不少的变化,绿树、花海……每一处风景都留下了我们的记忆和牵挂。春春天的丽水,风姿绰约。在春风的轻抚下,丽水散发出勃勃生机。处州三月,春意盎然,正是赏花好时节。今年3月,莲都区

浙江丽水举行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 推进“红绿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丽水6月19日电(记者 范宇斌)19日,2021年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在浙江省丽水市举行,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推进革命老区“红绿融合”发展。在革命战争岁月里,浙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跌宕起伏、曲折艰难的革命斗争,

端牢中国饭碗的"郾城答卷"——漯河市郾城区"百年荣光 行走郾城 "之现代农业篇

文、图/王中山 张帆五月的沙澧大地,暖日菜心稠,晴烟麦穗抽,一片丰收景象。5月19日,由漯河市郾城区委宣传部、郾城区文联组织开展的"百年荣光 行走郾城 "活动,邀请部分媒体记者、摄影家爱好者、文学和艺术工作者,对郾城区现代农业观摩考察。漯河

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建设现代化美丽湖滨

砥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谱新篇。近年来,湖滨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围绕建设“经济强劲、生态宜居、文明幸福、和美包容”的现代化湖滨区的奋斗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

河北邯郸:“千年古都”迈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邯郸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为邯郸市龙湖公园。 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等“532”市域主导产业和36个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由“黑”转“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语之都、太极之

专家: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央视网消息(记者 谢博韬刘亮):8月28日,“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记者们来到厦门,调研采访过程中走进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开放应用(厦门)基地。新冠疫情尽管给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但也催生了不少新机

快速恢复视力--如何在现代电子环境下保持清晰视力

快速恢复视力--如何在现代电子环境下保持清晰视力前言:注意用眼卫生,环境光线充足,及时远眺休息。饮食多注意补充维生素,看书阅读姿势正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使用电子智能产品虽说是容易令人着迷,但对于我们来说,眼睛和视力才是根本,没有好视力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杭州亚运会资讯网动漫资讯网宝玑手表之家qq空间相册免费算姻缘网安溪铁观音官网长空之王电影网亚马逊跨境电商上海房产信息网户外越野发烧友广州交友相亲网浴霸品牌网仙女湖旅游攻略迈阿密游记免费抽签网
丽水新闻头条网丽水市是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之一,丽水市区域内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赛江,被称为“六江之源”。
丽水新闻头条网 aede.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