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17:09:20 | 浏览:828
本组照片为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杰克·威尔克斯在龙泉驿(当时属简阳县,后并入成都市龙泉驿区)所拍摄,生动地再现了1941年当地百姓家庭的陈设和生活场景。
当时这里是抗战的大后方,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安宁和富足。很多照片为同一场景连拍,难能可贵,有着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绅之家
一个乡绅家的客厅,墙壁上挂满条幅,最醒目处是一块木制牌匾,上书“壮猷报国”四字,意思是“用宏大的谋略报效国家 ”。 留着白胡子的老爷子正端坐在八仙桌前看书。客厅陈设简单,但书香气十足。
家庭合影
乡绅一家四代男子的合影。他的辈分最高,坐在中间的椅子上,右手边的板凳上坐着儿子,左手边是他的孙子,他的重孙——一个可爱的大脑袋男孩则蹲在他的膝下。旧时的人们很早就结婚了,这种四世同堂的情况经常可以看到。
织布机
卧室的床前摆放着一架非常古老的织布机,看上去十分陈旧,不知已经传了几代人。从前的女人坐在织机前,在有节奏地“哐嗒,哐嗒”声响中,一匹匹粗布伴随着时间的逝去一寸寸从指间流出。
床头儿童
两个小朋友的特写,大点的孩子手里拿着一把芭蕉扇,正专注地看着忙碌的母亲。他的弟弟则闭着眼睛犯困。两个小家伙都剃着小秃瓢,非常可爱。
另一间卧室
室内的老式床同样有着精美的雕刻。从前的人们非常注重家具的美观和耐用,很多家具可以传好几代人。
同场景第二张
妇人的姿势没有怎么动,坐在床上小女孩的篮子放下了,手里换成了一张纸,以使人物更简洁一些。虽然姿势是摆拍,但室内的陈设却是真实的。
同场景第三张
这张图片可以更全面地看卧室内的情景:整齐的砖石墙面;用篾片扎出的顶棚;地面没有硬化,依旧保持原始的状态,有的地方已经开裂出地缝;房间内还摆放着第二张床;在房间的角落,有一只大立柜。
木作坊
当我们感慨从前床铺的古色古香时,便不能忽视这些能工巧匠。这是当地的一家木工作坊,雕刻师傅正在认真制作床头精美的雕花。
磨坊
磨坊是加工粮食的专用场所,一般里面有石臼、石磨、石碾子和扇车等工具,图中的水牛正拉动石碾子碾碎粮食。磨坊设在一座不高的茅草屋内,墙壁已经开裂,在横梁上挂着一把耕种所使用的木犁铧。
摊平作业
站在石碾子旁边的男子手里拿着耙子,利用碾子过去的间隙不断将粮食拢在一起,以方便碾压作业。
扇车
在磨坊的一角,一名男子正在往扇车里加稻米,另一名男子则摇动手柄,利用产生的风力去除稻米里的谷壳和杂质。这些男子都是请来帮助加工粮食的雇工。
厨房
男人们在磨坊里干活,妇人和孩子则在厨房里忙活。妇人站在灶台前忙着做饭,两个孩子手拿火剪在灶下烧火。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引起不少人小时候的回忆吧。
厨房全景
这张全景照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了解当时厨房内的景象,注意前景小女孩脚前的隔火板,设计得非常巧妙, 炉膛的火一旦掉出来,因为有板子隔开,不会引燃身后的柴草。
吃饭的场景
几名男子正围坐在一起吃饭,他们可能是请来的雇工,饭菜也比往日要丰盛一些,除了白米饭,桌面上还摆着五个菜碟。
牛棚
过去生产力低下,牛的庄稼人的大宝贝,拉车、耕种、加工粮食都要靠它。在过去,家里有一头牛就已经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明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近视的人群数量也越来越多,近视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如果在生活中不注意养护,就会导致眼睛的病变,对眼睛的伤害则是巨大的。所以对于近视的人群来说,多注意养护眼睛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列举几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如果眼睛因为视力问题戴上了眼镜,无疑就等于把心灵的窗户遮住了,不仅外表不美观,而且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保护视力,要注重很多生活的细节,像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让视力受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生
作者:游玉霞,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近视的感觉非常不好,想必每一个近视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烦恼:说出来,都是泪啊!既然近视那么麻烦,于是很多人就在琢磨着有什么方法可以治愈近视。近视矫正手术?听起来有点可怕。要不试试广告上说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