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20:03:44 | 浏览:398
为缙云植一枚新绿
林夕
天生路街道两旁挺拔的大树青绿婆娑;缙云九峰连绵千里,苍翠繁茂;黛湖碧水盈盈,犹如巴山清澈透亮的眼眸。北碚于我的记忆中总是绿色的。
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第一次来到北碚。那时也是酷暑,烈日当空。走在这座小城,大街小巷的法国梧桐摇曳出一片青翠。绿树下阴凉,让这座城市的人们生活悠闲自在。三五个老人摇着蒲扇下象棋,一群小孩追逐嬉戏,卖冰粉凉虾的阿姨守在小摊面前,张罗着生意。一份安静恬淡,来自这座小城的夏日午后。我买了一碗冰粉,坐在梧桐树下,看枝叶间投下点点斑驳。满街的绿充盈着我的双眼,这座重庆的后花园,她犹如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就这样温存着我的记忆。
矗立在重庆主城西北的缙云山,缠绵蜿蜒,群峰叠翠。唐代李商隐路经此地,写下了千古名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雨落在唐诗里,一落上千年,让这座山眼里涨满思念,让这座城缱绻深情。然而,我却固执认为,这雨一定是绿色的。你看,她拂过缙云如黛,她滋养巴渝灵秀山水。走进缙云山,古树参天,山中鸟鸣清脆。那些被鸟声擦拭过的树叶,每一片都在风中抖动,每一片都蓬勃着绿色的生命。大学毕业十五年后的那个夏天,同学们邀约到缙云山相聚。坐在缙云山人家的小院里,四周绿树掩映,清风徐来。夜晚,大家闲聊读书时的往事,抬头望见满天繁星,星空下的缙云如此静谧安详。
2022年的这个夏天,重庆经受着高温、疫情、火灾的多重考验。缙云再一次唤醒了我的记忆。这一次,却是山火肆虐,缙云在遭受烈火炙烤。从8月21日晚,北碚歇马镇突发山火的第一天,满山的野草被风卷残云,一棵棵大树在火苗咆哮声里倒下。火势蔓延,山石在痛苦呻吟,缙云在悲戚哀鸣,北碚在紧急求救。
缙云山——这座巴渝大地的绿色屏障,重庆人热爱的家乡的山,绝不能就此倒下。于是,众志成城,守护家园,义无反顾。在2022年这个炽热的夏天,重庆人骨子里固有的血性,基因里流传的英雄豪爽就此点燃。
灾情就是命令。重庆消防,重庆武警部队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重庆市应急局多架直升机支援扑救山火。有一种精神叫作重庆骑士。这些“骑士”青春年少,狂放不羁的外表下承担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重庆人给了他们好听的名字:追风少年。山路崎岖,林道狭窄,引擎声响起处,一个个青涩少年骑上越野摩托,载着灭火指战员,载着灭火装备,不分昼夜向缙云山疾驰而去。那些勇往直前的背影比任何时候都要炫酷。他们说,真正的骑士是驰骋在山林间,他们时刻准备着!
重庆崽儿在这场灭火救援战斗中侠肝义胆。重庆妹儿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你别看平日里她们打扮得时尚靓丽,在大灾大难面前,重庆的铁娘子一样敢拼敢闯。在奔赴缙云山火灾前线的摩托车队里,你一样可以看见重庆妹儿英姿飒爽。有骑摩托从华福大道赶来送物资的,有外表文静的语文老师跨上摩托就变身女骑士。重庆女医生,医护人员坚守阵地,为灭火人员包扎伤口。重庆的女企业家听说山上灭火战士没吃晚饭,立刻组织员工加班加点赶制盒饭送往灭火前线。2022年,重庆这座城用坚韧勇敢、团结互助,义薄云天的城市精神感动着全中国。
鏖战五天五夜,火势得以控制,缙云山终于保住了。喜极而泣,我们守住了家园!守住了重庆的脊梁!清晨,缙云山的朝阳破云而出,霞光拂过连绵山脉。远眺群山,缙云却伤痕累累。留在山体的每一道防火隔离带,好似一道道锥心刺骨的深深的伤疤。缙云山把这些伤痕坦露在阳光下,仿佛在无声地敲打着我们的心灵。烧焦的泥土还散发着烟雾,那些被火焰吞噬的大树,被无辜铲掉的灌木丛,谁能安慰他们的灵魂?连续几日火势凶猛,缙云山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缙云山,她不再是我眼中原有的翁郁,她裸露的伤痛分明流淌着忧伤的眼泪。
恩格斯说: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痛定思痛,我们经历这场灾难之后,不能只停留在与山火阻击胜利的狂欢之中。我们这些由这座山水之城哺育的生命,如何不让我们的城变得满目疮痍?
“明年春天,我们一起去缙云山植树吧!”朋友发来信息。
“对,去植树!”在缙云山植上新绿,每植上一棵树,就能缝补缙云的一道伤口。待每一棵树,抽出新枝,长出新叶,那些消逝的生命就得以重生。于是,我心里默默想到:明年鸟语花香时,和家人、女儿、朋友们去缙云山植一棵棵小树吧,再次登上狮子峰,站在香炉峰塔顶俯瞰巴渝大地;让我们的孩子明白这座城市的脊梁是如何坚毅挺拔的;让这座守护重庆已千年的山脉植根于我们后代心中。
一起为缙云山种上新绿吧!等那些伤痕处草木葳蕤,还缙云以青翠之色,缙云又能重新回到生机勃勃的模样。
如果没有经历2022年这个夏天,我们不会知道缙云山根深蒂固地烙印在每一代重庆人的灵魂深处,我们也不会知道,每个重庆人有多么深爱自己的家园,深爱这座充满热情热血的城市。
(作者系重庆作协会员,重庆高新实验一小教师)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碧寅 通讯员 姚驰 刘斌 汪峰立日前,在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缙云县捧回了省“科技创新鼎”,这是山区26县首次获此殊荣。“科技创新鼎”含金量十足,是全省科技工作最高荣誉,也代表了一个区域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全省仅9个县
仙都景区位于浙江省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岸边的鼎湖峰傲然挺立,直刺云天;水中的鼎湖峰婀娜多姿,随波摆动。这里也是《阿诗玛》等影视剧的拍摄地。鼎湖峰,四面凌空,三面临水,状如春笋,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三城三地”使命在肩,共同富裕征程在前。2021年,缙云高举“丽水之干”奋斗旗帜,以“排头兵”的冲锋姿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高分答卷”。奔跑的脚步下,是喜人的业绩——202
近年来,缙云县公安局拓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内涵,将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安排至一线,通过强化警务室建设,零距离服务群众。如今,缙云已创建城区警务室10个,农村警务室12个,打造了“特色+做法+服务”品牌。多维服务推动前瞻治理▲图为金梅亭警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面对来势汹汹的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连日来,缙云按照防台风应急预案,迅速行动、严密布防、严阵以待,全面落实各项防台风措施,全力筑牢防台“铜墙铁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缙云县通过短信、电话、微信、农村
9月19日,缙云县溪滨北路道路综合改造工程正式完成粗粒式沥青摊铺,这标志着溪滨北路道路综合改造项目即将迎来通车。溪滨北路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为缙云县老城有机更新重点项目,项目位于好溪北岸,西起缙云大桥,东至迎晖桥,道路全长约960米,沿线与大桥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我们的茭田都离不开麻鸭!”盛夏的缙云大洋镇,田间地头满眼葱绿。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高山茭白上市的季节。忙着采收今年第一茬茭白的茭农告诉记者:“在茭田里养鸭之后,田里的福寿螺不见了,杂草少了,打理起来省了不少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伟 通讯员 郑荣 陈潇奕 潘浩川今年以来,缙云县以“微改造、精提升”为契机,以仙都黄帝祭典为核心,深化黄帝文化研究,转化黄帝文化价值,物化黄帝文化产业链,把黄帝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利用好,打造代表中国形象、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企业如何上市?股权架构变化会有哪些涉税问题?IPO审核中的法律要点有哪些......”日前,缙云县税务部门与该县金融发展中心联合开展了企业股改上市主题沙龙,邀请全县拟上市14家企业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参加,畅聊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近日,一场户外音乐节,为缙云当地及周边青年营造了一个“热辣”“浪漫”的户外嘉年华,更让主办场地、缙云大森营成为更多青年人的网红打卡地。大森营位于缙云五云街道周村村,毗邻5A级仙都景区西入口。缙云森旅露营管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