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青田叩开共富之门

时间:2022-09-25 01:28:37 | 浏览:5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航拍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示范基地。 章勇涛摄(人民视觉)流水潺潺,绿意盎然,水田里种稻,稻田里养鱼。1300多年前,农业主导着社会经济发展,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天然“劣势”,地处浙江西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航拍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示范基地。 章勇涛摄(人民视觉)

流水潺潺,绿意盎然,水田里种稻,稻田里养鱼。1300多年前,农业主导着社会经济发展,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天然“劣势”,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青田人创造出“稻鱼共生系统”。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05年6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7月18日至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召开。多年来,青田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使之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成为侨乡一张本土文化名片。

以工匠之心深耕“农遗”沃土

盛夏时节,行走于青田乡村,处处可见田鱼戏水、白鹭低飞。青田县方山乡上庄村村民林国平,正在稻丛里弯腰忙碌。林国平所在的村,有着“中国田鱼村”的称号。“有水则有鱼,田鱼当家禽”,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域。

林国平的祖辈都靠经营稻田养鱼为生,掌握着一套古法孵化青田田鱼苗的秘方。

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

林国平家的稻田养鱼技术代代相传,通过这种技术孵化出来的田鱼肉质鲜嫩,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传承的精华就是用好这一套系统,改变的是越来越科学的养殖技术,而种养环境、整套系统都是保留最原生态的。”林国平说。

林国平介绍,稻鱼共生系统也就是常说的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在这一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经过千年累积沉淀,青田形成了以“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鱼粮共存”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系统,稻鱼成为这里的主导产业之一。

中共青田县委书记林霞表示,青田抓住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契机,建立“农遗保”稻鱼共生全产业链数字监管系统,植入“一杆农业眼”等监测设备,实现稻鱼共生环境精准智控,让千年农遗绽放新生活力。

以发展之责深挖“农遗”价值

与林国平一样,通过多年精心耕耘稻鱼共生系统,方山乡种粮大户伍丽珍也成为其中一名受益者。

2005年,伍丽珍作为方山乡种田大户代表,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研讨会上发言,讲起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老手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在青田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几年伍丽珍还在村里开了首家渔家乐,外带销售田鱼干、农家酒等土特产品,生意兴隆。

几年下来,伍丽珍和她的丈夫杨康才一边打理着稻鱼,一边经营着渔家乐,在村里盖起了5层楼房,换上了小汽车,还在县城全款购置了一套公寓。

多年来,像林国平和伍丽珍这样留守家乡的青田人将“稻鱼共生”的智慧代代相传,也让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得以传承,成了侨乡青田的一张本土文化名片。

“2015—2020年,我们成功实现了从以田鱼为重点到鱼米并重的转变,通过青田田鱼和青田稻鱼米的品牌打造,实现了‘亩产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目标,促进了农业、文化、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综合协调专班负责人表示,多年实践证明,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探索是成功的,很好地证明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是对“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的最好解读。

截至目前,青田已建成稻田养鱼产业面积8万亩,标准化稻田养鱼基地3.5万亩,有效带动10万农民就业致富。

以振兴之志深植“农遗”自信

“我们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是保护过去落后的东西,而是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未来过得更好。”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说。

对青田而言,稻田养鱼不仅养育了一方百姓,也孕育挖掘出灿烂的田鱼文化。青田田鱼与青田民间艺术结合,派生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

作为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田鱼灯舞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每逢喜庆节令,村民们都要进行鱼灯舞表演。如今,鱼灯舞已广泛传播至海外青田籍华侨华人社区,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

讲好农遗中国故事,青田建立了全球首个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并打造主题公园,每年举办“稻鱼之恋”文化节。

手握全球农业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

林霞表示,青田不仅发起成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联盟,编制两轮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发展十年规划,出台稻鱼共生保护办法,还传承古法育苗技艺,建立田鱼种质资源保护点。

同时,青田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国检改革试点,依托2万多家海外中餐馆,把稻鱼米、田鱼干端上海外餐桌,用舌尖上的美味传播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

接下来,青田县将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为契机,通过探索农业、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擦亮“稻鱼共生”的金字招牌,全方位展示青田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独特优势。

(来源:中新网)

相关资讯

26县书记县长代表说丨林霞代表:“跨山问海”促共富青田要谋好四篇文章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钱祎 黄彦 摄影 李震宇省人大代表、青田县委书记林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肯定了山区26县发展成效,多次为山区县‘量身定制’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这种超常规支持力度,让我深受鼓舞。”1月18日,省人大代表、青田县委书记林霞

“中国房价第一县”的青田,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在浙江南部绵延不绝的山区里,藏着这样一个神秘且“不安分”的小县:相传,早年在这个县城的菜市场里,曾经流通着各个欧洲国家的货币。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比利时法郎、奥地利先令、荷兰盾、芬兰马克、葡萄牙埃斯库多、西班牙比塞塔……在这里,

为什么浙江青田人都这么有钱?

眼瞅着国外疫情愈演愈烈,身居国外的同胞们也牵动着大家的心,不少留学生和海外生意人计划返乡隔离。前不久,浙江青田就因为近千名侨胞从意大利回国被刷上了热搜。先不说此举争议如何,上流君先被数字惊到了——意大利怎么这么多青田人?然而这还不算多的,其

侨乡青田“四业”融合助全旅创“诗和远方”全景图

青田“洋家乐” 佚名 摄中新网丽水7月28日电(记者 奚金燕 实习生 孙佳琦)远离喧嚣的城市,漫步于瓯江之滨,坐下品一杯纯正的欧式咖啡。在侨乡青田,这样的生活已经成为常态。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青田迎来全域旅游新时代。在深度推进城旅、农旅

杭州确诊病例1名密切接触者在丽水青田已落实管控措施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14日上午,接丽水市疾控中心通报,杭州市确诊1例新冠肺炎病例,1名密切接触者在青田。接到信息后,青田县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卫健、公安、疾控等部门以及相关街道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初步

丽水市青田县通报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病例

2022年1月16日20时,接疾控中心报告,青田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院后复查中检出1份标本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程某某乘坐航班从西班牙马德里出发,于2021年8月14日在杭州入境,确诊后在西溪医院治疗,12月12日复阳。12月30日在西溪医

侨乡青田迎来年末销售旺季

11月5日,顾客在青田一家进口商品超市内品尝一款西班牙进口火腿。 近期,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进口商品城的进口商迎来年末销售旺季,他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渠道销售红酒、食品、百货等进口商品。 近年来,青田县充分发挥华侨资源优势,大力扶持进口商贸服

浙江青田:山乡梯田绽放“致富花”

浙江青田:山乡梯田绽放“致富花”新华网11月4日,在浙江省青田县阜山乡轩德皇菊基地,工作人员去采摘皇菊。11月4日,在浙江省青田县阜山乡轩德皇菊基地,工作人员在采摘皇菊。11月4日,在浙江省青田县阜山乡轩德皇菊基地,工作人员带着采摘好的皇菊

青田县打通“任督”二脉,助力城市交通“活血化瘀”

来源:丽水日报-丽水网近日,S230(57省道)青田瓯南至油竹段改建工程和石郭平交口工程相继投入使用, 它的建成提升了县域干线公路服务水平,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有力保障了世界青田人大会和侨博会的胜利召开。据了解,青田县始终将治理城市交通拥堵

“华侨之乡”青田的“中国年”记忆

图为浙江青田,当地政府邀请众多国际友人共庆中国年。(图片来源:中新社)对于84岁的浙江青田人陈立民来说,这是近年来家里最齐整的一个春节。在罗马尼亚经商二十余年的女儿女婿,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外孙女,让陈家的新年再次诠释了“阖家团聚”的意义。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快手直播资讯网张裕A股张裕葡萄酒雷克萨斯汽车网荆州新闻头条网动漫资讯网武汉新闻头条网西藏旅游网乒乓球运动网华夏基金资讯网鹤壁新闻头条网永州新闻头条网防城港白浪滩旅游必胜客会员福利网焦作新闻头条网人力资源资讯网
丽水新闻头条网丽水市是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之一,丽水市区域内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赛江,被称为“六江之源”。
丽水新闻头条网 aede.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