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16:24:48 | 浏览:1702
5月27日,龙泉市举行市直单位“互比互评”集中点评活动,26家单位围绕半年度重点指标项目的进展及短板“晾晒”表态,现场逐项测评打分。
就在一周之前,龙泉全市19个乡镇(街道)开展“互看互学”争先创优活动,组成观摩团互看项目,互比质量,互学经验。
连续两周在全市范围开展“全员赛马比拼”,且刀刃向内直击痛点,释放出的是龙泉以实绩导向坚定厉行“丽水之干”的信号,以及举全市之力“全面复兴剑瓷之都、奋力打造品质龙泉”的决心。
“龙泉三问”考问执行力激发“想干”的自觉
早在今年年初,龙泉市就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作风效能革命大会上提出了“龙泉三问”:一向全社会问一问,龙泉当前的发展是否配得上“处州十县好龙泉”的历史赞誉,在浙江省全市处于什么位次,群众满不满意?二向每个部门乡镇(街道)问一问,龙泉凭什么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怎么激发龙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特色条件、奋斗精神的最大潜能,实现惊人一跃?三是每个干部问一问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支撑龙泉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作风和能力,该如何全身心把自己摆进龙泉发展的生动实践,全心全意以优良的作风服务发展?
发问是为了深思,找准自身的坐标定位才能大干快上。发问更是为了问出好作风,问出执行力,问出好环境。
围绕浙江省山区26县、丽水九县市(区)的考核指标,以及龙泉本市的重点工作,龙泉市梳理出了“四个重大、四个重要”事项,每位分管市领导按职能包干负责,找准施政着力点。
在“以项目论高低,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下,龙泉动作频出——
掀起作风效能革命,剑指“躺平”型干部、“太极”型干部等“六型”干部,严治“庸、懒、散、慢、推、拖”现象,让干事者、能干成事者脸上有光,让暂时落后者心中有愧,奋力直追。
龙泉组织部开发出数字化应用平台,绘制三张图为党员干部“画像”,作为干部“能上能下”的参考依据。
组织开展乡镇(街道)“互看互学”、市直部门“互比互评”争先创优活动,确保项目有目标、有进度、有时序、有量化。
赛马比拼重塑战斗力提高“会干”的本领
今年4月,龙泉市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全方位开展新时代“龙泉精神”大讨论,正式发布“剑瓷品质 极致匠心”的内涵表述语,以思想之光点亮奋进之路。
此次开展的“互看互学 互比互评”活动恰似对新时代“龙泉精神”的实践检验。
乡镇“互看互学”拿实体项目说话,把评比大会“搬”到施工现场。建设进度如何,有没有“半拉子工程”?观摩团一目了然,考绩组现场打分。“这是一个特殊的考场,说实话挺有压力的,乡镇之间各有特色,要取得好成绩,必须下苦功夫。”住龙镇党委书记余盛云坦言。
第二场市直部门“互比互评”则以上台打擂的形式进行。指标是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能否精准找出短板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下步举措是否有针对性、操作性,26家比评单位一一晾晒。
“不能以各种理由和任何借口让项目推进存在障碍、项目进度严重滞后、项目效果大打折扣。”“工作推进卡在哪个层面,问责就追到哪个层面。”现场,点评“金句”频出,“辣味”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互看互学 互比互评”尤为重视经济指标,要求部门、乡镇(街道)学懂弄通指标内涵,透过数据看到背后的内在构成和逻辑,提高分析能力,掌握运行规律,从而科学规范抓指标,推动工作争先进位。
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由多方面的经济指标来衡量,数据是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反映的是经济运行和整体工作情况。“对数据漠视,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工作的随意与盲目,树立‘数据思维’,提高对指标的知晓、掌握和运用,用数据决策、管理、创新,有助于精准提高效率,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
“互看互学 互比互评”通过指标晒位次、晒差距,重塑战斗力,提高党员干部“会干”的本领,营造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凝聚起“握指成拳、抱团发展”的强大合力。
实绩考评倒逼求是挺进倡导“实干”的作风
无论是发人深思的“龙泉三问”,还是从上到下的作风效能革命,亦或是“互看互学、互比互评”这样的擂台赛,检验的是能力,体现的是品行,反映的是作风,本质上都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直面问题、挺进实干。
干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样、作风好不好?龙泉有一套完整的闭环考核体系。
该市整合了“七张问题清单”、“四个重大、四个重要”事项、每周工作实绩晾晒和重点考核指标等,立体构建目标管理、动态考评、结果运用的全流程闭环机制,发挥全员绩效考核导向作用。
在龙泉组织部的干部实绩考评系统里,市领导工作、科级干部、年轻干部分别有一张图,其负责的项目进度每月更新,且有相应赋分,年终形成总分“成绩单”晒榜考评。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体系重构、职能重组、制度重塑,提高党员干部塑造变革的能力,改变了干事创业的作风风貌。
龙泉市发改局全力投入营商环境建设和“两个健康”示范区创建,5个项目列入省“4+1”重大项目,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经商局牵头开展“千名干部驻千企”活动,全面破解企业难题,为企业减负近2亿元,转贷金额超4.24亿元。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开展“最多查一次”改革,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各类检查频次压减七成……
剑池街道全员攻坚,完成近20年来6个工作组久攻不下的书堂畈区块28亩土地征收,腾空签约率100%。西街街道进一步深化“互比互看”活动,通过全员绩效、村社擂台赛等细化实绩考核,助推项目建设。龙南乡以百山祖国家公园联动发展为主线,发展高山生态精品农业种养项目。
“增强地方发展活力,企业发展指数和百姓的幸福指数要靠实干。”龙泉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开展一系列的制度重塑和评比是要通过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双轮驱动、双向发力,奋力跑出“龙泉速度”,加快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来源:丽水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但经济实力有限,人口数量也有限,整体大而不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丽水市常住人口为250.74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90439人,人口数量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九。丽水市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宁 俞碧寅 见习记者 林晓晖杭州国家版本馆的青瓷屏扇。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建龙 摄 编者按: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为反映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实践举措,浙江新闻客户端今起在《领航中
青瓷之都、宝剑之邦。能够把青瓷与宝剑连在一起的,只有龙泉。龙泉是丽水所辖唯一的县级市。龙泉还拥有江浙最高的山峰——百山祖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这些资源,如何“嫁接”给龙泉体育?又呈现出怎么样的效应?提到此,龙泉体育有故事可讲——一把龙
事件一:成龙立交高速入口大量车辆越实线变道加塞。交警大队安排有警力在该路段疏导交通,保障交通有序畅通。并全程佩戴执法记录仪对存在违法行为的车辆进行记录,证据完整地将对其依法进行处罚。蜀都大道效果图事件二:龙泉立交,阳光城往成都方向匝道通车。
浙江丽水,龙泉,垟尾村。位于龙南乡,背山依水、山环水抱,一个古朴宁静的村落,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垟尾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充分体现了传统聚落择地筑基的理想环境格局。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余道苍从龙泉东隅迁此,自此余氏在此扎根繁衍,又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这艘满载龙泉瓷的古代商船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9月8日下午两点,中央电视台新闻特别节目《考古中国 文明探源 圣杯屿水下考古特别报道》向全国观众直播了漳浦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首次文物的提取。沉睡在海底700
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是新发展理念下城市发展方式的“进化”目标。从这个维度看,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兼具生态本底和产业基底的优势。8月21日,我们站在成都东安湖畔,碧波荡漾,
在龙泉主城区南面,一片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平台正在崛起。这片承载着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希望的热土,被龙泉人寄予了厚望。“这是省委省政府为龙泉量身定制的‘一县一策’特别扶持政策。”龙泉市委主要负责人说,对龙泉来说,这
龙泉古镇是开发商投巨资27亿打造的古镇旅游项目,规模大,建造精致,有传承,初四全家去了一次,这应该是我第六次去龙泉古镇了,前两次是正在建设中,和保安套近乎混进去的,第三次是试营业没全部开放的时候,第四次和第五次是正式开业后,遗憾的是民国风情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近日,满载着一万多斤油冬菜、芹菜、花菜等龙泉市高山蔬菜的冷藏车,按时发货至杭州的金蝉湖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配送中心。“龙泉高山蔬菜是杭州人‘菜篮子’里出了名的上好年货!”金蝉湖合作社社长刘定武表示,除了供给普通市民餐